【面膜知識+1】面膜類型大亂鬥,選對面膜真正護膚!
一般來說面膜使用方式、形態又分為【片狀】的和【塗抹型】的,
應針對不同季節、溫度差異和膚況變化輪替使用,
避免使用單一款式面膜,才不會讓肌膚吸收力疲乏或導致過敏。
【片狀】
精華液營養成分高,單片面膜已含有多重功效,
能夠快速補水,也同時能達到較多重效果。
使用後若有殘留精華液可利用於敷脖子、腳底或手背。
市面上的布質面膜又有黑白兩大主色,
>【白面膜】主要功效:美白、抗老、保濕、控油、抗痘、抗敏
>【黑面膜】主要功效:吸附髒汙、清潔去油、去角質、提亮
>適用肌膚:皆適用所有肌膚
>特性:皆免沖洗
*白面膜小提醒:
許多白面膜最強調的基礎功效「美白」,
若含有對苯二酚、壬二酸、高濃度的酸類成分及刺激性的防腐劑,
長時間使用容易引起敏感;
盡量挑選鞣花酸、葡萄糖酸或熊果素等較溫和低濃度的成分,
並在耳後、脖子進行敏感測試,發現有紅、腫、癢、痛立即停用。
*黑面膜小提醒:
黑面膜大多主打活性碳、竹炭、黑曜石膜等,
若含有礦物質與矽、鈉、鐵、鉀微量元素成份,
能調節肌膚酸鹼性,也能吸附髒汙、油脂或去除老廢角質。
不過,若顏色來自加工染色而非本有成分,反而傷害肌膚。
所以,比較價格和顏色前,
找到安心的材質與成分才是最重要的。
>>不織布>>
最多市售面膜使用的材質,柔韌不容易破,價格較低。
但是透氣度不佳,缺乏延展力不夠服貼,可能造成敏感肌不適。
>>蠶絲>>
透氣性高、貼合度高,構造與人體肌膚相似,
能夠有效導入精華液。不過單片售價相對較為昂貴。
>>生物纖維>>
直徑為不織布面膜纖維的百分之一,空隙只能讓氣體通過,
精華液不易蒸發,透導入效果佳,效果立即。
>>羽絲絨>>
纖薄透氣,最高等級棉絨精華,一顆棉花只取10%的纖維,
絲緞光養成術製成,有效提高保養成分與滲透力。
立體截面纖維,不對肌膚產生刺激也不易致敏。
>>晶萃絲>> 初時肌御用面膜布
日本評比2016最服貼面膜布,比羽絲絨更加潤澤,
交叉鋪棉的製作方式,斷面更平滑柔軟且透氣,
保水度強,精華液滲透與移轉率也高出許多。
無負擔的面膜布才能給肌膚最細緻的呵護。
【塗抹型】
可依個人臉型調整用量,並能顧及片狀面膜不能敷到的死角,
能做混搭或針對特定部位加強使用,因應各部位不同的膚況。
>>泥膜類:火山泥、冰河泥、海藻泥>>
>主要功效:深度清潔、調理淨化
>適用肌膚:油性肌、混合肌
>特性:須清洗,並加強保濕
泥膜類面膜通常有深度清潔和保濕的功效,
能夠緊密貼合肌膚,調節肌膚底層油水不均的情況,
通常含有較多礦物質等活性成分,也可能引起過敏,需要仔細清洗。
>>凍膜:蘆薈、絲瓜、晚安凍膜>>
>主要功效:保濕補水、修復鎮定
>適用肌膚:乾燥肌、曬後紅腫肌、敏感肌
>特性:須清洗(晚安凍膜不一定)
凍膜類產品觸感輕盈涼爽,適合夏季使用,
尤其適合曬後舒緩脫皮泛紅,用以厚敷冰鎮也能有效為肌膚保水。
不過透氣性不佳,時常厚敷可能導致肌膚敏感、濕疹。
>>乳霜狀>>
>主要功效:保濕潤澤、滋養補給
>適用肌膚:乾燥肌、混合肌
>特性:可敷可洗
霜類面膜具有乳液、晚霜和布質面膜的功效,
能夠同時保濕和滋潤,通常質地比較厚。
但是過度滋潤也容易導致毛孔堵塞,招致粉刺、痘痘。
>>剝離式>>
>主要功效:清潔毛孔、去除粉刺
>適用膚質:出油肌、混合肌
>特性:免沖洗,但使用後須剝乾淨並加強保濕
常見於去除粉刺、黑頭及去角質使用,
這類面膜記得要由下往上撕,才能順利拔除粉刺及角質。
頻繁使用易使角質過度剝落,導致毛孔粗大、角質增厚、過敏等現象。
不論何種面膜,
敷之前必須徹底清潔,用化妝水輕拍臉部幫助毛孔開啟,
面膜大約敷15~20分鐘即可取下,再用日晚霜進行最後一道保養步驟。
快速面膜、壓縮面膜、化妝水濕敷都可以偶爾用來偷懶省時,
但是一週至少還是要敷正規面膜2次,膚況才不會大起大落不穩定。